時間:2023-01-12 09:30
來源:上海證券報
作者:郭成林
又一上市公司要斥資百億跨界押注TOPCon電池。
1月10日,仕凈科技公告,與寧國經濟技術開發區管理委員會簽訂《高效太陽能電池片生產項目投資合作協議書》,預計項目總投資最高不超過112億元,建設年產24GW高效N型單晶TOPCon太陽能電池項目。
1月10日,仕凈科技股價盤中跳水,一度跌逾5%。尾盤小幅回升,最終報收于41.96元,跌幅達2.74%,總市值55.95億元。
112億元對仕凈科技意味著什么?該公司主業為污染防控設備生產銷售,當前市值不足60億,去年前三季度營收10.43億元,三季度末貨幣資金僅4億元。
“目前公開披露的TOPCon擴產規劃超300GW,晶科、天合、中來、晶澳、通威、上機、鈞達、一道等均有不同規模擴產計劃。預計2023-2025年TOPCon擴產將迎高峰期、年均有望超200GW?!闭闵套C券分析師王華君分析。
和泰資產一位光伏行業負責人也對記者表達隱憂,隨著產能的快速擴張,預計2023年、2024年TOPCon電池產能占全部光伏電池產能的比重將超過30%至40%,整個光伏電池產業都存在投資過度風險。
01囊中羞澀無礙大筆投資
查閱仕凈科技公告,按照規劃,該項目分二期建設,一期計劃總投資75億元,其中固定資產投資63億元,建設年產18GW高效N型單晶TOPCon太陽能電池項目。
據悉,項目于2023年4月開工建設,2023年11月全部建成投產,建設速度之快令人咋舌。而二期年產6GW高效N型單晶TOPCon電池項目待一期全部建成達產后適時建設。
同時,公告稱,項目全面達產后,預計實現年銷售收入約200億元,稅收6億元以上。
查閱資料可知,仕凈科技主業系從事制程污染防控設備、末端污染治理設備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應用于精密制造業,比如光伏、半導體、精細化工、汽車制造等。
仕凈科技2021年實現營收7.95億元,凈利潤5818.86萬元;2022年前三季度實現營收10.43億元,實現凈利潤5827.69萬元。
同時,截至2022年三季度末,仕凈科技賬面貨幣資金余額為4億元;但其短期借款卻有8.35億元,一年內到期的非流動負債1.08億元,資產負債率66%。
顯然,要實現百億投資,仕凈科技僅靠自己可謂“囊中羞澀”。
因此,項目的落戶方寧國經開管委會對此次投資承諾了諸多扶持。
公告顯示,寧國經開管委會承諾為仕凈科技成立高規格的項目領導組,高位推進,頂格辦理。在項目準入、規劃選址、土地報批、工程施工、環評能評審批等方面實行全程一站式、并聯式、保姆式服務,積極為項目建設提供便利,在仕凈科技積極履行協議的情況下,確保項目在2023年11月順利投產。
此外,鑒于項目符合戰略性新興產業要求,為支持項目建設,寧國經開管委會同意按照“一事一議”原則給予項目公司優惠政策及補貼。相關資金支持為新建項目獎勵、租金補助、設備補助、電費補助等。
不過仕凈科技也坦陳,寧國經開管委會承諾將提供項目資金支持及相關補貼,但本次投資金額較大,后續在項目實施過程中如出現資金緊張、短缺等情形,可能會影響項目的投資金額及投資進度。由于部分投資資金來源為自籌資金,投資、建設過程中的資金籌措、融資渠道、信貸政策等的變化將使公司承擔一定的財務風險和流動性風險。
02光伏電池存產能擴張風險
以產能規模而言,仕凈科技此次出手即投建24GW,可謂“入局即巔峰”。
目前,光伏龍頭企業晶科能源截至2022年底披露電池環節產能為55GW;晶澳科技到2023年底其N型高效電池產能為27GW;通威股份計劃在2023年新增投入的TOPCon電池片產能為30GW。
除光伏產業鏈企業外,TOPCon電池投資火爆還吸引一批跨界玩家入局。
近三個月,海源復材、林洋能源、橫店東磁等上市公司紛紛拋出大手筆投資計劃。
2022年12月22日,海源復材公告,擬以公司全資子公司滁州賽維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為主體在滁州市全椒縣投資新建光伏產業基地。其中,一期建設10GW TOPCon高效光伏電池項目,投資約44.7億元。
2022年11月30日,橫店東磁公告,與宜賓市敘州區人民政府、宜賓高新技術產業園區管理委員會簽訂投資協議書,擬在宜賓設立子公司并分步投資建設年產20GW新型高效電池項目達成合作意向,項目總投資約100億元。
然而,近期光伏上游硅料、硅片降價消息不斷,為下游電池產能擴張帶來一絲隱憂。
據查,在供大于求的局面下,硅料自去年11月下旬開始進入下行區間,最新報價對比去年下半年曾經超過30萬元/噸的高點,降幅已經超過40%。
同時,據2022年12月28日Infolink發布的最新一周(12月22日至12月28日)光伏產品報價中,主流電池片的降幅最高超過19%。
在2022年12月27日,通威太陽能在其官網公布最新電池片價格顯示,182mm、210mm的單晶PERC電池價格分別為1.07元/W、1.06元/W,較10月25日報價分別下跌19.54%、20.3%。
編輯:李丹
版權聲明:
凡注明來源為“中國水網/中國固廢網/中國大氣網“的所有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圖表、音頻視頻等,版權均屬E20環境平臺所有,如有轉載,請注明來源和作者。E20環境平臺保留責任追究的權利。
媒體合作請聯系:李女士 010-88480317